2024年度中国水泥行业应收账款风险简报
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导致水泥价格战加剧。2024年,全国平均水泥价格同比下降约20%,能源及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约65%。
行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提高至约70%。与此同时,国家对碳排放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型企业加速布局绿色低碳转型,投入节能改造和环保技术;但中小企业受限于资金压力,在绿色转型上步履维艰。
下游客户主要集中于房地产和基建行业,其占比超过70%。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导致应收账款逾期率较高;而基建投资活跃的地区则相对风险较低。
部分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未能落实有效的担保措施。一些企业为争夺客户,未要求担保物或信用保证,增加了因客户财务问题导致的回款难度。
市场需求疲软和产能过剩导致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采取更宽松的信用政策,如延长账期、增加赊销比例等。这种竞争策略虽然暂时稳定销量,但也大幅提高了应收账款风险。
许多企业缺乏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对客户的资信状况了解不足,赊销审批流程和催收机制不完善,导致逾期账款持续积压。
不可抗力事件(如自然灾害、政策变化)进一步增加了回款的不确定性。此外,水泥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难以及时掌握客户的信用状况,增加风险敞口。
○ 对现有客户重新评级,高风险客户缩短账期,必要时停止赊销。
○ 推行银行承兑汇票、电子支付等结算工具,减少现金交易比例。
○ 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贸易保理服务,将应收账款转化为即时现金流。
○ 积极开拓农村基建、海外市场等多元化客户,降低对单一行业或地区的依赖。
○ 建立应收账款管理系统,实现客户账期、账龄和区域风险的实时监控。
○ 借助行业协会力量,联合开展区域性清欠行动,减少恶性竞争。
● 2024年,水泥行业应收账款风险明显上升,核心原因包括市场需求疲软、价格竞争激烈及企业管理短板。
1. 政府层面: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为水泥行业提供税收减免和绿色转型激励。
3. 金融机构:提供针对性的信贷支持,鼓励开展贸易保理等金融服务,帮助企业缓解流动性压力。
本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水泥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