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回款难:国家医保局出手能否破局?
A股医药企业三季报显示应收账款高企,医药流通企业成“重灾区”,国家医保局建立预付金制度能否有效缓解回款难题?
随着百济神州(688235)于11月13日披露2024年三季报,A股上市药企三季报已全部出炉。数据显示,回款难已成为医药行业的一大顽疾,多家企业存在应收账款高企的情况。
现状分析
应收账款高悬,医药企业资金承压。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493家A股医药企业中,有364家应收账款超过1亿元,占比超过七成。其中,人民同泰(600829)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最高,达62.38%,位居榜首。
高额的应收账款给医药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催款和收款,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如果应收账款无法按时收回,还会形成坏账,对企业的现金流和经营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问题根源
医药流通企业成“重灾区”。从细分行业来看,回款难问题主要集中在医药流通领域。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较高的企业中,排名前六的均为医药流通企业。
究其原因,一方面,公立医院在医药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通常要求较长的账期;另一方面,医药流通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份额,可能会采取较为宽松的信用政策,导致应收账款增加。
国家医保局出手,能否破局?
为解决医药企业回款难问题,国家医保局于11月11日发布《关于做好医保基金预付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建立医保基金预付金制度,用于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等医疗费用周转支出,以缓解医疗机构垫支压力。
业内人士认为,该政策有望有效破解医药企业回款慢难题。医保基金预付给医疗机构后,将增强医疗机构的支付能力,减少因资金不足而导致的拖欠货款行为。
政策效果仍待观察
尽管医保基金预付制度为解决医药企业回款难问题带来了希望,但政策效果仍待观察。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各地执行力度、医疗机构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率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解决医院资金紧张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协作,仅靠医保一方发力远远不够。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加强医保基金管理,提高医保监管水平。
在应收款管理与清欠领域耕耘多年,中金证拥有丰富的经验与专业资源,可以为医药企业提供高效、合规的清欠服务。中金证团队联系电话:130 7784 2131